今日电视网

张家界4人组团跳崖,悲剧一再发生,识别微笑型抑郁症迫在眉睫_速看料

来源:晴日心理何日辉 时间:2023-04-07 22:07:31

本文字数约:3773字

阅读时间约:5分钟


(资料图)

本文章节:

01、“组团自杀”背后的心理真相

02、单纯的抑郁症患者不会伤害别人

03、深刻教训:父母要学会识别“微笑型抑郁症”

春天来了,4名刚认识不久的年轻网友相约爬山,听起来应该是个欢乐温暖的故事。但这4名网友的约定竟是一起跳崖自杀!

这两天,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游客跳崖的事件引发很多人关注。

4月4日中午1点50分许,天门山景区有4名游客翻越山顶玻璃栈道的安全护栏,纵身跳崖。其中3名男子已经跳下,1名女孩被及时阻止后紧急送医,但因为她跳崖前已经服毒,最后还是抢救无效。

目前,这4人均已证实死亡,警方排除了刑事案件和其他因素,4人均系自杀,他们的背包里还留下了遗书。

而且,这些自杀者的家属、好友大多都不知道他们要自杀,有个自杀者甚至还在事发前,特意告诉母亲自己这几天去旅游。

很多网友对这件事感到疑惑。这4个来自天南地北、以往素未谋面的人,怎么会相约自杀?而且还要在跳崖前服用毒药?

这起“集体自杀”事件的背后,有没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和犯罪?还是说他们就是“微笑型抑郁症”,骗过了亲人和朋友?

既然悲剧发生了,父母们、大众、我们整个社会又该吸取什么教训?怎么识别有强烈自杀倾向的人?

以下根据我们多年的精神心理临床心理干预经验作出一些分析,并提供实用的建议。

01、“组团自杀”背后的心理真相

其实,“相约组团自杀”这个现象在前几年就出现了,最早是在QQ群里,现在肯定也发展到其它社交媒体平台了。

所以,这四个人一起跳崖,肯定不是巧合,而是一场有预谋、有组织的集体行动。他们因为共同的自杀目的,在某个网络社交平台聚集,然后一起讨论在什么时间、地点、以什么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,在此之前要做哪些“周全”的准备,从而让自杀“成功率”达到最高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可能有人感到奇怪,如果真想自杀,一个人也能行动啊?为什么还要“组团”?

这跟很多自杀者都存在的恐惧心理有关。这4个人的自杀念头虽然都非常强烈,但真正采取自杀行动时,他们又或多或少感到恐惧。

在大众看来,怕死是正常的,既然怕死,那就不要死啊,生命是宝贵的啊!所以每当有自杀事件发生,很多网友会评论“连死都不怕,为什么要害怕活着?”

发出这种评论的网友是没有看到事件背后的真相,他们不知道自杀者经历了什么,有多痛苦。

一般来说,自杀者往往是重度抑郁症患者,患病的根源是他们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,并且不断自我否定。这些叠加性心理创伤来自于家庭、校园、社会、互联网等等,涉及到生活中多个方面。

所以,他们在现实中是非常痛苦的,自杀念头早就有了,只是一开始很犹豫,不太坚定。但随着他们不断遭受挫折,缺乏足够的抗挫折能力,又缺乏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,有些人可能接受过相关治疗,但效果不佳。当他们觉得活着的痛苦逐渐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,超过了对这个世界的眷恋时,就会决定自杀。

很多决定自杀的人会认为死亡意味着解脱,甚至意味着勇敢。而当他们已经决定了死,但又不敢死,他们会认为这是“懦弱”的表现。

他们甚至可能已经尝试过自杀,但没成功,然后事后很自责,觉得自己“真没用”,很自然就想到了找个有同样想法的人一起进行。

所以,自杀者“组团自杀”往往是为了降低自己对死亡的恐惧,还能互相提醒、互相“监督”,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“成功”寻死。

而且,因为这些人互相之间在现实世界中不认识,彼此之间没有纠葛和羁绊,一认识就只谈共同的目标,这种关系会让他们感觉更纯粹。

02、单纯的抑郁症患者不会伤害别人

这4名自杀者到底是不是因为抑郁症而轻生?

对于这个问题,基本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。当然,也不排除其中有的人罹患的是双相障碍,当时正处于非常严重的重度抑郁发作。

而且,据新闻报道,自杀者中有一名23岁的男子是家中独子,初中毕业独自在外地打工,此前并无异样,出事前还特意打电话告诉妈妈,说是要去旅游。

这是典型的“微笑型抑郁症”患者,家人根本不知道他罹患抑郁症的事,甚至可能他身边的同事、朋友都不知情,他刻意地伪装了自己的真实感受。

像2021年“成都49中事件”中的高中生小林,还有从去年持续到今年的“胡鑫宇事件”,这两个孩子都有“微笑型抑郁症”,但他们极力隐藏,连父母、老师、同学都没发现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这起自杀案件还有一个特点:这4个人都在自杀前服用了毒药,还留下了遗书,遗书中有专门的“免责声明”,称自杀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,与他人无关。

自杀前服毒,说明他们确实一心求死。他们担心跳崖只是摔成重伤,又或者提前被人发现并拦下了,只要服了致命的毒药,别人往往就无法阻止了。

而遗书里面的“免责声明”,说明他们都是单纯的抑郁症患者,没有偏执型人格改变或人格障碍,更加没有反社会型人格改变或人格障碍。

这里面涉及到一个“抑郁症被污名化”的话题。

在不少恶性事件里,罪犯失去理性地暴力报复他们痛恨的人,甚至滥杀无辜,后来调查发现,他们曾被诊断为抑郁症或者双相障碍。有的抑郁症患者还在跳楼轻生时选择闹市区,不知是有意无意间,砸伤、甚至砸死了无辜的行人。

这些事件让大众对抑郁症有很深的误解,对有时情绪激动、被诊断为“双相障碍”的患者误解就更深了。很多人认为他们会失去理智地伤害别人,伤害无辜,大众对他们指责、唾骂、避之不及。

其实这对抑郁症患者是不公平的。真正单纯的抑郁症患者不会伤害别人(除非他们出现了令其非常恐惧的幻听、幻觉,但可能性极低)。

像天门山这4名自杀者,他们自杀前还会考虑到别人感受,特意在遗书里说明跟别人没关系,不拖累家人、朋友和任何无关的人。他们也不去闹市区,而是选择了大山里,基本不会有伤及到无辜者的风险。

可是,如果是抑郁症伴有人格改变、或人格障碍的患者,他们决定自杀时往往不会考虑那么多。

如果他们有偏执型人格改变或人格障碍,可能会先找自己痛恨的人复仇,置对方于死地,然后自杀。如果他们有反社会性人格改变或人格障碍,那就更可怕了,他们可能会在自杀时找无辜者垫背,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。

所以,导致患者伤害别人的不是抑郁症,而是严重的人格异常。抑郁症不背这个锅。希望大众可以理性对待。

03、深刻教训:父母要学会识别“微笑型抑郁症”

生命固然是可贵的,但在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前面,生命也可能是脆弱的。如果社会大众的预防意识不够,尤其是家人、朋友不懂得提前识别,抑郁症患者轻轻一跳就能结束生命,给家人留下无尽的悲痛。

所以,我认为这次事件对社会大众最大的教训是——要提高对“微笑型抑郁症”的认识和识别能力。

很多人以为抑郁症患者看起来就是消极低沉、自我封闭的,甚至会不时透露出自杀想法。但“微笑型抑郁症”患者不是,他们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,心里面非常压抑痛苦,但外表看起来若无其事,甚至显得阳光活泼。所以“微笑型抑郁症”又被称为“阳光型”抑郁症。

有的“微笑型抑郁症”患者在决定自杀前,会故意作出很理性、积极的样子,让周围的人放松警惕;别人都以为他们好转了,没有自杀风险了,不需要盯着了,此时却正是患者采取自杀行动的时候。

有的患者则隐藏得更彻底,从头到尾其家人、朋友都不知道其病情。家人得知他们患病时,就是他们自杀身亡的时候。

很多人都不具备这些关于“微笑型抑郁症”的知识,甚至部分精神科大夫、心理卫生从业人员也知之甚少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所以如果患者平时看起来很正常、乐观开朗,但突然自杀了,周围的人都会震惊无比,死者的父母更是无法接受。如果患者没留下遗书,大众就容易产生各种猜测、甚至是阴谋论,死者家属更是认定这背后有猫腻。之前的“胡鑫宇事件”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
所以,大众了解“微笑型抑郁症”,尤其是学会识别,这很重要。

比如,虽然“微笑型抑郁症”患者能够隐藏自己的感受,但如果他们自残的话,这些客观存在的伤疤是难以隐藏的。要是父母发现孩子身上有疑似自残的疤痕,一定、一定要高度重视,千万不要被孩子的搪塞糊弄过去。

这是非常关键的识别方法和征兆,也是父母及时处理和应对,挽救悲剧的最后时机。如果父母没发现,或者掉以轻心了,孩子的病情会继续发展,甚至自杀。

另一方面,针对网络上的“自杀群”“组团自杀”现象,国家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。

这4个人能通过网络相约自杀,说明网上肯定还有很多类似的群组和团体。在这次事件的网络文章下面,甚至有很多网友说自己也想自杀,怎么找到这样的群。这是非常可怕的。

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有强烈自杀念头的患者其实是被症状控制了,他们陷于极度不理性的灾难化思维中。他们需要的是专业、及时的危机心理干预,让其恢复理性,然后继续寻找合适的方法走向康复;而不是与同样悲观、不理性的患者互相产生负面影响,一起求死。

所以,在这个方面,各社交媒体有监督、预警的责任,一旦发现相关群组或账号有明显自杀的倾向,就应该及时采取行动,必要时甚至要报警,尽可能阻止悲剧发生。

现在有网络消息称,天门山的4名自杀者都是外出务工人员,受教育程度也较低,他们家里不富裕,在城市里打工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计。有的人说,是这个社会的压力太大了,压得低收入人员喘不过气来。

经济压力大,确实会增大他们的心理压力,增加其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,间接上也就增大了他们的自杀可能性。但这不是他们罹患抑郁症、采取自杀的主要因素。

上面也提及了,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是心理社会因素,是患者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并不断自我否定所导致的。而他们遇事容易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,又与他们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密切相关,尤其是父母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,也没有引导孩子培养出高逆商。

这4名自杀者已经死亡,他们的父母仍深陷悲痛之中,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在此时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,更不能指责他们要为孩子的死亡负部分责任。

但作为旁观者,尤其是为人父母者,我希望大家能深刻地吸取别人的教训,深入地反省、改变、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,避免在不知不觉中埋下悲剧的隐患,日后追悔莫及!

X 关闭

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今日电视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